大约十几年前,本书作者强雯一次偶然看到朋友满屋子的陶俑、瓦当、古砖、青铜器等,顿感震惊。更主要的是,朋友介绍这些器物时滔滔不绝、神采飞扬,令她从此开启了她个人的博物之旅。自那以后,强雯常常利用周末或借工作便利,有目标地进入四川、重庆、陕西、山西、湖北等地博物馆观摩文物、做笔记、写心得。强雯坦言,“陶俑、瓷枕、青铜尊、青铜爵、香炉、堆塑罐、碑刻……在我眼前不再是无关之物,它们是‘资治通鉴’的另一个载体”。

独辟蹊径的博物寻访

寻访大博物馆,看镇馆之宝,是一般游人的习惯性选择,强雯寻访博物馆和古物的脚步有别于常人。本书分重器与文玩、小城一浮梦、受欢迎的石头、动物皆汹汹、小技艺大美丽、天地玄黄等六章,共36篇。读后不难发现,虽然她的笔下也会涉及一些重点博物馆的重量级文物,但本书的侧重点却是那些散布乡野、得到关注和保护较少的文物,有的甚至直接散落于杂草丛生的田间地头,如重庆涪陵雨台山的清代残碑。强雯不知疲倦地寻访文物和古物,以亲眼目击的方式,最近距离感知细节信息,从而以自己的方式,试图在历史与生活的当下架起一座阐释的文化桥梁。

开篇《尊贵的尊》一文意趣横生。尊,古代是一种盛行于商至西周,以青铜材质打造的贵重礼器。礼,作为历史上权力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的象征,承载礼器的物品自然必须足够贵重,哪怕大多没有实际生活工具价值。作为礼品的尊大体有两大特点,首先用料之贵。尊大都采用青铜制作,青铜在当时已属极为珍稀的材料,冶炼甚难,非常人所能及。其次制作之难。难有时也是一种因稀缺性制造的审美。无论是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,还是收于陕西汉中城固县博物馆的兽面纹铜尊,均造型精美别致,前者有羊首、羊腿和龙的浮雕,后者则有饕餮纹。贵重的材质,加上艺人脑洞大开的炫技制作,共同构成礼器的不可多得性,某一时期甚至可能成为难以复制的唯一。

然而,社会发展总是滚滚向前。春秋后期,随着冶炼技术的日臻成熟,工匠水平的提升与技艺的普及,尊的发展呈现截然不同的路径:一方面尊开始跌下神坛,数量日多,形制日益世俗化;一方面为捍卫尊的贵重品质,工匠越发登峰造极,在外形奇异上绞尽脑汁,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鸟形尊甚至镶嵌了绿松石。随着岁月变迁,光阴淘洗,尊逐渐进化成“尊贵”形容词,从具象升华为抽象,最终将贵重的历史印记,以文化基因方式,深嵌于社会生活细节之中。

有的文物天生贵重,除了尊,还有爵、鼎、玉石等。同尊一样,这些贵重器物在历史的演进中,逐渐被赋予了高贵的文化内涵。有的则天生自带浓郁的生活气息,比如釜、油灯、香炉、瓷枕、陶枕等。这些生活用具,有的因历史事件,继而产生化学反应,凝结成新的文化结晶。巨鹿之战中,项羽领兵渡河,为示死战志向之坚决,“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”,这便是“破釜沉舟”成语的由来。而由于资源稀缺,“省油灯”从开始成为衡量工匠水平的重要标志,到后来衍生进化为今天的喻义。

兴趣是最大的动力

强雯的博物之旅全凭个人喜好,这种喜好之中还是可以看出许多不一样的地方。因为是自发游走,所以强雯的寻访方向与距离远近、兴趣偏好与知识侧重,影响了博物信息获取的结果。

在强雯走访的众多博物馆中,有那些名震遐迩的省级及以上大博物馆,更多的则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县市级小型博物馆。有别于名声在外的重量级博物馆,那些县市小型博物馆所藏文物分量常常难以比肩。不过,因其地理分布的原始性,这些博物馆的文物更利于深挖文物背后的原始信息。像前面提到的古塔、墓群、碑刻等,千百年来,至今与民共生,满满的烟火气息。

同许多访问博物馆的游客为了猎奇一样,强雯也怀有这样的“俗”。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堪称一绝。透过水下玻璃,游人可见古人曾在石头上标刻画线以记录水文信息——现存的165段枯水题刻中,涉及水位观察的有108段。梁铜明代石刻则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想象。在许多人的脑海中,轿夫一定是男性,而在梁铜明代石刻中有一种特殊的四人女性抬轿俑。在明代,与一般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原文化不同,闽南一带民风开放,不拘礼法,“并不强行裹足,闽南妇女以轿夫为职业的不在少数”。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下令,“‘取福州女轿户’到南京服役”。四川泸县博物馆中的一宋代石刻则显得格外俏皮:在一幅两扇门的画像中,一扇门被推开,一位女子从门里探出头来。四川乐山的汉代石棺石刻画奇在直击人们的传统文化禁忌。还有一些器物造型代表了古人的奇思怪想,比如在三国时期开始大量流行、专为灵魂量身打造的器皿——堆塑罐。又如各地出土的摇钱树虽然形状五花八门,但每件物主人的致富梦想却是永恒不变。

有时,强雯会将寻访途中听到的一些坊间传说穿插其中,让那些原本庄严肃穆的古物顿时鲜活起来。比如抗战时期,四川自贡盐井功不可没。当时日军飞机之所以没有投弹炸掉这里的盐车,“事后才知道,日本人以为这些木制的大家伙是高炮发射台”。历史真相未必可考,但这些物件得以留存至今却是事实。传说至少表明,这些古物曾差点毁于侵略者的炮火。

问题意识的驱动力

强雯的信意寻访,往往带着问题走近那些文物和古物。有了问题的前置,使得这些寻访相互之间更容易串联起来,交融蝶化,至而形成更完整的自洽逻辑。或许因为距离,强雯的脚步更偏向中西部,所以她笔下的文物巴人文化气息更为浓厚。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,县级博物馆在这些地方比较发达,不知是否因为远离近代战争。

如果考古是文化求解,那么博物馆摆放的那些文物有时像是答案,有时又像是一知半解的提示,有时还像是坐等未来智者破解谜底的疑团。文物如同一个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,读懂文物背后的深刻内涵,才可能真正领会一件件跨越历史时空文物的真正价值。跟随强雯走进这些历史,读后突发这样的奇想: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,未来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呢?

大约十几年前,本书作者强雯一次偶然看到朋友满屋子的陶俑、瓦当、古砖、青铜器等,顿感震惊。更主要的是,朋友介绍这些器物时滔滔不绝、神采飞扬,令她从此开启了她个人的博物之旅。自那以后,强雯常常利用周末或借工作便利,有目标地进入四川、重庆、陕西、山西、湖北等地博物馆观摩文物、做笔记、写心得。强雯坦言,“陶俑、瓷枕、青铜尊、青铜爵、香炉、堆塑罐、碑刻……在我眼前不再是无关之物,它们是‘资治通鉴’的另一个载体”。

独辟蹊径的博物寻访

寻访大博物馆,看镇馆之宝,是一般游人的习惯性选择,强雯寻访博物馆和古物的脚步有别于常人。本书分重器与文玩、小城一浮梦、受欢迎的石头、动物皆汹汹、小技艺大美丽、天地玄黄等六章,共36篇。读后不难发现,虽然她的笔下也会涉及一些重点博物馆的重量级文物,但本书的侧重点却是那些散布乡野、得到关注和保护较少的文物,有的甚至直接散落于杂草丛生的田间地头,如重庆涪陵雨台山的清代残碑。强雯不知疲倦地寻访文物和古物,以亲眼目击的方式,最近距离感知细节信息,从而以自己的方式,试图在历史与生活的当下架起一座阐释的文化桥梁。

开篇《尊贵的尊》一文意趣横生。尊,古代是一种盛行于商至西周,以青铜材质打造的贵重礼器。礼,作为历史上权力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的象征,承载礼器的物品自然必须足够贵重,哪怕大多没有实际生活工具价值。作为礼品的尊大体有两大特点,首先用料之贵。尊大都采用青铜制作,青铜在当时已属极为珍稀的材料,冶炼甚难,非常人所能及。其次制作之难。难有时也是一种因稀缺性制造的审美。无论是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,还是收于陕西汉中城固县博物馆的兽面纹铜尊,均造型精美别致,前者有羊首、羊腿和龙的浮雕,后者则有饕餮纹。贵重的材质,加上艺人脑洞大开的炫技制作,共同构成礼器的不可多得性,某一时期甚至可能成为难以复制的唯一。

然而,社会发展总是滚滚向前。春秋后期,随着冶炼技术的日臻成熟,工匠水平的提升与技艺的普及,尊的发展呈现截然不同的路径:一方面尊开始跌下神坛,数量日多,形制日益世俗化;一方面为捍卫尊的贵重品质,工匠越发登峰造极,在外形奇异上绞尽脑汁,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鸟形尊甚至镶嵌了绿松石。随着岁月变迁,光阴淘洗,尊逐渐进化成“尊贵”形容词,从具象升华为抽象,最终将贵重的历史印记,以文化基因方式,深嵌于社会生活细节之中。

有的文物天生贵重,除了尊,还有爵、鼎、玉石等。同尊一样,这些贵重器物在历史的演进中,逐渐被赋予了高贵的文化内涵。有的则天生自带浓郁的生活气息,比如釜、油灯、香炉、瓷枕、陶枕等。这些生活用具,有的因历史事件,继而产生化学反应,凝结成新的文化结晶。巨鹿之战中,项羽领兵渡河,为示死战志向之坚决,“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”,这便是“破釜沉舟”成语的由来。而由于资源稀缺,“省油灯”从开始成为衡量工匠水平的重要标志,到后来衍生进化为今天的喻义。

兴趣是最大的动力

强雯的博物之旅全凭个人喜好,这种喜好之中还是可以看出许多不一样的地方。因为是自发游走,所以强雯的寻访方向与距离远近、兴趣偏好与知识侧重,影响了博物信息获取的结果。

在强雯走访的众多博物馆中,有那些名震遐迩的省级及以上大博物馆,更多的则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县市级小型博物馆。有别于名声在外的重量级博物馆,那些县市小型博物馆所藏文物分量常常难以比肩。不过,因其地理分布的原始性,这些博物馆的文物更利于深挖文物背后的原始信息。像前面提到的古塔、墓群、碑刻等,千百年来,至今与民共生,满满的烟火气息。

同许多访问博物馆的游客为了猎奇一样,强雯也怀有这样的“俗”。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堪称一绝。透过水下玻璃,游人可见古人曾在石头上标刻画线以记录水文信息——现存的165段枯水题刻中,涉及水位观察的有108段。梁铜明代石刻则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想象。在许多人的脑海中,轿夫一定是男性,而在梁铜明代石刻中有一种特殊的四人女性抬轿俑。在明代,与一般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原文化不同,闽南一带民风开放,不拘礼法,“并不强行裹足,闽南妇女以轿夫为职业的不在少数”。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下令,“‘取福州女轿户’到南京服役”。四川泸县博物馆中的一宋代石刻则显得格外俏皮:在一幅两扇门的画像中,一扇门被推开,一位女子从门里探出头来。四川乐山的汉代石棺石刻画奇在直击人们的传统文化禁忌。还有一些器物造型代表了古人的奇思怪想,比如在三国时期开始大量流行、专为灵魂量身打造的器皿——堆塑罐。又如各地出土的摇钱树虽然形状五花八门,但每件物主人的致富梦想却是永恒不变。

有时,强雯会将寻访途中听到的一些坊间传说穿插其中,让那些原本庄严肃穆的古物顿时鲜活起来。比如抗战时期,四川自贡盐井功不可没。当时日军飞机之所以没有投弹炸掉这里的盐车,“事后才知道,日本人以为这些木制的大家伙是高炮发射台”。历史真相未必可考,但这些物件得以留存至今却是事实。传说至少表明,这些古物曾差点毁于侵略者的炮火。

问题意识的驱动力

强雯的信意寻访,往往带着问题走近那些文物和古物。有了问题的前置,使得这些寻访相互之间更容易串联起来,交融蝶化,至而形成更完整的自洽逻辑。或许因为距离,强雯的脚步更偏向中西部,所以她笔下的文物巴人文化气息更为浓厚。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,县级博物馆在这些地方比较发达,不知是否因为远离近代战争。

如果考古是文化求解,那么博物馆摆放的那些文物有时像是答案,有时又像是一知半解的提示,有时还像是坐等未来智者破解谜底的疑团。文物如同一个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,读懂文物背后的深刻内涵,才可能真正领会一件件跨越历史时空文物的真正价值。跟随强雯走进这些历史,读后突发这样的奇想: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,未来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呢?